当光伏矩阵邂逅草原牧歌,会迸发怎样的创新火花?5月22日晚,由光电农业兴趣小组主办的《光伏牧羊场》主题观影会在N8120智慧教室启幕,以光影为媒,带领光电农业爱好者探秘“牧光互补”模式在乌兰布和沙漠书写的生态传奇。
影片以电力工程师刘明杰的治沙日志为叙事主线,真实记录我国首座GW级光伏牧场的建设历程。在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的乌兰布和沙漠,建设团队创新采用“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养殖”的三维开发模式:6米高的光伏支架形成天然遮阳棚,让3000亩板下空间蜕变为优质牧场;15万只湖羊的精准放牧替代机械除草,每年节省运维成本超200万元;羊粪反哺的有机肥更使植被覆盖率提升27%,构建起“草-畜-电-肥”的生态闭环。
“这是教科书级的系统思维应用!”当画面呈现光伏矩阵与羊群共生的和谐图景时,现场响起阵阵惊叹,“光伏板间距从1.5米调整到3米的细节,展现出科技与生态深度融合的智慧。”
此次《光伏牧羊场》观影活动,不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知识的双重盛宴,更在大家心中播下了促进新能源与生态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