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首页
首页» 学院动态
 

【教师风采】宋世德教授

作者:         发布日期:2020-10-07     浏览次数:

  

1986年7月,怀着懵懂的心情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校(原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任职,就职于综合实验室并开始筹建研究所微机房,随后便进行了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科技资料情报检索,到财务工资报表等软件开发与处理中。1992年8月,我从研究所调入学校基础课部从事教学工作,一直到后来的基础科学系、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1995年开始筹建应用数学实验室(后相继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综合实验室、数学实验室、数学教学实验中心)并一直担任数学实验室主任至今,期间担任过基础科学系教学秘书、应用数学系专业教研组副主任等。从教28年来,始终心怀教学,从未离开过自己热爱的三尺讲台,平均每年承担的理论课计划学时300以上,并承担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超过十门的实验与实习教学,并承担了5门以上研究生公共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改革为先,倾心于开设数学实验的研究与实践

作为一名数学基础课的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从怕数学到爱数学的思想转变,成了我重点想要攻克的一项难题,也是所有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共同面对的问题。得益于原国家教委(教育部前身)成立的跨学校教学改革课题组,我校袁志发教授为课题组副组长,而我作为课题组成员之一,主要负责大学数学系列课程中开设数学实验课的研究与实践。几十年来,这项改革与实践的研究始终如一的进行着。

初期,在袁志发教授和周静芋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葡萄酒学院李华院长的大力协助下,《高等数学(理工类)》课程数学实验试点在葡萄酒学院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葡萄酒学院和学生的一致好评。随后我便主编出版了我校第一本同时也是全国农林院校第一本的《数学实验》教材,该教材是作为国家面向廿一世纪教材出版的。随后,该项改革与实践研究相继在创新学院《高等数学》和研究生《试验设计与分析》等课程相继展开,并根据试验效果总结经验,对教材进行改编,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出版了《数学实验》第二版,该教材是国家首批规划教材,全国首批《数学实验》国家规划教材仅有4本,我们主编的教材就是其中一本,另外三本分别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继而在2014-2019年,数学实验在全校《线性代数I》和《线性代数II》全面展开试验,充分利用数学软件的快捷方便与可视化,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所学的课程理论并从繁重的运算过程中解放出来,利用可视化过程使学生能够边学边用,把枯燥的数学理论变成图形应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实实在在看到了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过程与前景,试验效果良好,并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课堂,对教师是一次,对学生却是终身

记得有一个学生曾跟我深入交流,期间她跟我说了一件事情让我感触颇深。她说:“老师,我不是天生不喜欢数学,上初中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数学。可是上高中的时候,我们数学老师有个不良习惯让我感觉很不舒服,从此我就潜意识中逃避数学课。”

此后我就在想,每次课堂对教师也许只是一次教学,教的好赖并没有多大影响;但对学生而言,也许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有很多名家在谈到他成名经历时,都会谈到自己的启蒙老师,常常就因为这个老师的一句话或一次行动,便影响了他的一生。所以我觉得教书育人,育人是根本。育人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把育人的过程融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习惯行为、观点理念、教学方式等,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人生选择。

作为人民教师,传道受业解惑固然重要,言传身教等细节也应足够重视。我常把课堂比作舞台,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艺术表演,你的言行,甚至是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应该不随意,有欣赏价值,让学生能够感兴趣,甚至能够启发学生更深的思维。每次课堂都要精神饱满、幽默风趣、循序渐进。注重概念的背景、引入,以及概念的本质,对于性质、定理,要启发学生从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方面进行理解、深入、推理等,同时引导学生用批判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整个过程必须容错。我的观点是不怕错敢于错才能知其所以错。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而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提倡学生学数学不以会做题、会考试为目标,而是把数学当作哲学来学,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锻炼数学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充分利用数学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和非数学问题,乃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生交朋友,通过QQ、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热情耐心地帮助学生,并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乃至一些生活困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曾经有一位学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喜欢钻牛角尖,不喜欢交朋友经常与同学发生各种矛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过多次耐心引导和交流,给她讲一些数学故事,讲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如为什么会产生微积分,牛顿和莱布尼茨最初是怎么想的,一些力学难题和几何难题两位大师如何逐步解决的,“以直代曲”的思想如何形成,利用这种思想如何解决现实问题等。最终疏通了该同学的心理障碍,该同学的性格慢慢变得开朗,从此也很少再跟同学闹矛盾。

教育和教学同样重要,都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作为教师,不仅要搞好教学,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同时也应该注重教育,在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倾注心力。我曾经参与了我们学校数学硕士点的申报,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建设的申报工作。这两项工作是在袁志发教授、王迺信教授和周静芋教授等老前辈倾心竭力之下才完成的,特别是袁志发教授更是为此殚精竭虑、孜孜不倦,他那种为了学科发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作为参与者之一的我也经常跟袁老师一起夜以继日地对申报材料进行不断完善修改,经常为了讨论专业方向的设置、特色课程的设置以及后续的安排发展等废寝忘食。受此感染,我总是会心系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工作,2008版及以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都是我主笔完成的,期间对于一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如何顺应时代需要删、增、改课程,总是小心翼翼、不断调研、基于实际需要等,多次和欧阳安老师一起到用人单位了解情况,和已经毕业工作的学生座谈,邀请用人单位和已经在用人单位成为骨干力量的毕业生来校作报告和交流等。比如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计算机语言课从最初的BASIC改为C,再改为C++,再改为JAVA等,都是经过多次调研和慎重考虑后才修改的。所以我们当时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喜爱,特别是经过我们软件开发大实习后,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和过程,让用人单位感觉到我们的学生某种程度上比西安交大和西电等学校的学生更受欢迎。

另外,在实验室建设方便,我可以说是倾注了毕生心血。从最初在林科所创立微机室,到后来在基础课部创立数学实验室,继而的生命科学学院综合实验室,发展到现在理学院数学教学实验中心,这一步一步的艰辛只有我知。数学实验室的创立,彻底改变了以前人们所认为的数学只需要一张纸一支笔的认知习惯,从最初的人们不理解的“数学还做哪门子实验”,到现在数学实验已经在校内外成为共识,并且随着数学软件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数学建模需求的不断增加,其他专业也逐步认识到了数学实验的重要性。对此我深感欣慰,并且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为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与专业相结合能力,在大学数学系列课程中开设数学实验课将不再是一种梦想。

编辑:廖仁梅     终审:聂海、吴养会